《明实录》记载的明十五代皇帝的史实实录包括哪些内容?
《明实录》十五朝实录包括:①《太祖高皇帝实录》,二百五十七卷,建文元年(1399)礼部侍郎董伦等修。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命李景隆、解缙等重修。永乐九年(1411)又改令姚文孝、夏原吉、胡广等再修,十六年修成。《洪武实录》。
1、我们现在看到的《明实录》有没有可能是被满清修改过的呢?
明末战乱,《明实录》已损失了一些卷帙,比如《熹宗实录》缺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共13卷,清廷曾下诏购求,终未能得。清廷建立后,为了修《明史》,变将明 *** 所藏的四种善本移入明史馆,作为修史的参考。等到《明史》修。
2、1628年世界历史有什么事情?
崇祯元年(1б28)诏修《熹宗实录》。命成国公朱纯臣为监修官,大学士温体仁、张至发、孔贞运、贺逢圣、黄士俊等为总裁官,礼部尚书、翰林院学士姜逢元、侍读学士刘宇亮、傅冠等为副总裁官,与纂修官等同编纂。时纲纪废弛,史官。
3、明熹宗实录是正史还是野史
明熹宗实录是野史,想了解正史的话,可以翻阅资治通鉴,还可以借照其它历史书籍。
4、明朝与荷兰的六敖海战:5艘荷兰战船,击沉明军80多艘战船
”(《明熹宗实录》) 因为明军是被荷兰舰队突袭,所以没有做好战斗准备,导致明军损失惨重。 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《东印度事务报告》记载,此战共摧毁明军船只80余艘: “ 结果摧毁80艘帆船,其中包括26艘战船。俘获中国(明朝)人80名,
5、明朝收复澎湖之战:万余明军围攻九百荷军,围困7个月以签约收场
”(《明熹宗实录》) 南居益从福建水师中,抽调出五千人作为收复澎湖的精锐; 但是他也明说了,这五千人未必是用来作战,主要还是过去壮声势的;希望能够吓唬住荷兰人。 毕竟澎湖上的荷兰人,总共也才九百多人。 没兵还不算什么,没兵。
6、在我国历史上,唯独被“灭了十族”的悲剧人物是谁?
“灭十族”出现在《明熹宗实录》、《国榷》、《明史纪事本末》等史料中。正史《明熹宗实录》记载:“孝孺在建文朝,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。当靖难师入,以草诏不从,致夷十族。”方孝孺像 方孝孺,字希直,又字希古,号逊。
7、崇祯皇帝杀魏忠贤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吗?
从崇祯家族的角度来讲,杀死魏忠贤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因为毕竟明朝是老朱家的天下,而魏忠贤如此明目张胆的把持朝政,实在太嚣张。魏忠贤当时其实已经成为明朝的一把手了,而且整个天下都在对他卑躬屈膝。即便是历史上的所有。
8、照例是什么意思?
照例,是汉语词汇,意思是照样;遵照常例,按照以前的惯例,照这以上的例子。出自《明熹宗实录》:“伏乞皇上敕该部查照有功员役,照例升赏,其所请钱粮酌令给发,责令登莱抚臣(袁可立)综核其事,无曰功不必核其虚饷。
9、写明成祖朱棣的书都有什么
《明成祖传》,是一本为明成祖而著的传记,记载了明成祖的一生,作者是晁中辰,本书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明成祖曲折的一生,资料翔实。作者笔下,明成祖朱棣和普通人一样,既有功也有过,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价值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