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?
“韬光养晦”意为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韬光养晦:[ tāo guāng yǎng huì ]详细解释 1. 【解释】:"韬光养晦"由"韬光"和"养晦"两个词语组成。"韬光"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,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。2. 【出自】:。
5、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?
韬光养晦 [成语解释]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[典故出处]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译文:经历太和(唐文宗李昂公元827年至835年的年号)会昌(唐武宗李炎公元841年正月至846。
6、韬光养晦的意思是什么?
韬光养晦[tāo guāng yǎng huì]韬光养晦是一则成语,最早出自于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。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成语出处 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。
7、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解释
韬光养晦,拼音tāoguāngyǎnghuì,汉语成语,比喻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之一,当我们需要隐藏自己,暗中发展时,就可以使用这个成语,韬光养晦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出现典籍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历。
8、韬光养晦什么意思解释
韬光养晦的意思是: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出处: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近义词:闭门不出 [ bì mén bù chū ]:关起门来不外出,指杜绝与外界交往。养晦韬光。
9、什么叫韬光养晦
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。韬光养晦是一则成语,最早出自于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。作为一个成语,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。晚清实业家、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《。
1“韬光养晦”是什么意思?
解释 :隐匿光彩、才华,收敛锋芒、踪迹。比喻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韬光养晦,读音:[ tāo guāng yǎng huì ]韬光养晦(tāo guāng yǎng huì),汉语词语之一,褒义词,可以作谓语,其意思是隐匿光彩、才华,收敛锋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