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七子分别是谁?
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建安七子,是汉建安年间(196—220年)七位文学家的合称。“七子”之称,始于曹丕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:“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
1、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分别是哪七个人?
建安七子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孔融(153年-208年9月26日)字文举。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。东汉末年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家学渊源,为孔子的二十世孙、太山都尉孔宙之子。孔融能诗善文。
2、“三曹”与“建安七子”
王粲(177年-217年2月17日),字仲宣。山阳郡高平县(今山东微山两城镇)人。东汉末年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太尉王龚曾孙、司空王畅之孙。王粲善属文,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,又与曹植并称“曹王”。著《英雄。
3、建安七子的名字怎么念
拼音:kǒng róng 汉末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家学渊源,是孔子的二十世孙,太山都尉孔宙之子。少有异才,勤奋好学,与平原陶丘洪、陈留边让并称俊秀。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、虎贲中郎将、北海相,时称孔北海建安。
4、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的区别
一、所处时期不同 建安七子:建安七子,是汉建安年间(196—220年)七位文学家的合称。竹林七贤: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(240—249)。二、人不同 建安七子:包括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。
5、建安七子介绍
建安七子,是建安年间(196~220)七位文学家的合称,包括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,所以“七子”之说,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。他们对于诗、赋、散文的。
6、"建安之杰"与"七子之冠冕"分别指谁
“七子之冠冕”指的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。“建安之杰”出自魏晋南北朝钟嵘《诗品》:“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,公干、仲宣为辅。”意思是:所以知道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俊杰,刘桢、王粲是辅佐。“七子之冠冕”出自魏晋南北。
7、建安七子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位
王粲文学成就最高,文学成就最高只有一个。“建安七子”与“三曹”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,对诗、赋、散文的发展,都曾作过贡献。王粲在诗赋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六人。刘勰《文心雕龙‧才略》提到:“仲宣溢才,捷而能密。
8、介绍一下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好吗?
刘桢,字公干,东平(今山东东平县)人,建安七子之一。今存诗十五首,《赠从弟》三首为代表作,言简意明,平易通俗,长于比与。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,诗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,成名年代较“建安七子”晚一些。包括: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。
9、“建安七子”中,保存至今的著作有哪些﹖
杂诗》第二首 陈琳 诗歌《饮马长城窟》王粲 诗歌《七哀诗》《登楼赋》徐干 《中论》《与吴质书》阮瑀 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诗有《驾出北郭门行》应玚 《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》刘桢 今存诗十五首《赠从弟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