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

方法通 10009

白氏长庆集序(元稹)白话译文

乐天始言,试指「之」、「无」二字,能不误。始即言,读书勤敏,与他儿异。五六岁识声韵,十五志诗赋,二十七举进士。贞元末,进士尚驰竞,不尚文,就中六籍尤摈落。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,乐天一举擢上第。明。

1、进退的解释

进退的解释(1) [advance and retreat]∶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进退无颜仪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进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进退维谷 (2) [sense 。

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 第1张

2、进退的详细解释

前进和后退。 ①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变化者,进退之象也。” 韩康伯 注:“往复相推,迭进退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,或从始而上进,或居终而倒退,以其往复相推,或渐变而顿化,故云进退之。

3、【旧唐书•高郢传】原文及翻译, 高郢,字公楚,其先渤海蓚人_百度知 .

孔巢父被杀的时候,倒在了地上,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。等到李怀光被杀,马燧征召高郢为掌书记。不久,高郢被征召任主客员外,升任刑部郎中,改任中书舍人。总共九年,之后被授予礼部侍郎之职。当时考中进士的人,大多。

4、唐会要卷五十九(4)

并于礼部集。既众务烦杂。仍委侍郎专知。贞元十五年十月。高郢为礼部侍郎。时应进士举者。多务朋游。以取声名。唯务燕集。罕肄其业。郢性专介。尤疾其风。既领职。拒绝请托。虽同列通熟。无敢言者。志在经义。专考。

5、高郢的人物生平

郭子仪节制朔方,辟为掌书记。子仪尝怒从事张昙,奏杀之;郢极言争救,忤子仪旨,奏贬猗氏丞。李怀光节制邠宁,奏为从事,累转副元帅判官、检校礼部郎中。怀光背叛,将归河中,郢言:“西迎大驾,岂非忠乎!”怀光忿。

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 第2张

6、旧唐书·

贞元十四年,始以进士就试,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,吏部判入等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元和元年四月,宪宗策试制举人,应才识兼茂、明于体用科,策入第四等,授盩厔县慰、集贤校理。 居易文辞富艳,尤精于诗笔。自雠校至结绶畿甸,所著歌诗。

7、志·卷三十四原文_翻译及赏析

是时弘文、 崇文生未补者,务取员阙以补,速于登第,而用廕乖实,至有假市门资、变易昭穆 及假人试艺者。六年,诏宜据式考试,假代者论如法。初,礼部侍郎亲故移试考功, 谓之别头。十六年,中书舍人高郢奏罢,议者是之。

8、唐代状元

考官:中书舍人高郢。试题为:《性习相近远赋》和《玉水记方流诗》。 ◆班肃 班肃,籍贯及生卒年不详。唐德宗贞元十七年(801)辛巳科状元及第。本科进士十八人。考官:礼部侍郎高郢。试题为《乐德教胄子赋》。 班肃曾先举明经科。

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 第3张

9、文言文权德舆

起初,权德舆掌管制诰事,徐岱为给事中,高郢为舍人。 几年后,徐岱死,高郢调任礼部,权德舆一人担负了中书、门下两省之事,忙得几十天才能回一次家。于是上书皇帝:“中书、门下左右两省,承旨拟制天子诰命,奉行详覆,各有所司。 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