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问:从军行七首的第七首的诗名是什么?
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译文: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,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;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。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;而那里山深林密,马儿跑过一会儿。
1、从军行七首是谁的?叫什么?
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,黄昏时分,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沙海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。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,吹奏的是《关。
2、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的意思
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出自唐代王昌龄的《从军行七首》。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。
3、从军行的诗意
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三、白话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,黄昏时分,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。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,吹奏的是《关山月》调子,无奈这笛声。
4、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原文_翻译及赏析
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——唐代·王昌龄《从军行七首》 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《从军行七首》 烽火城西百尺楼,黄昏独上海风秋。(独上 一作:独坐) 更吹羌笛关山月,无那金闺万里愁。
5、白马西风塞上的诗句是什么
1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——唐.王昌龄.《从军行七首》其七 1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——唐 王昌龄 《从军行》1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——唐 王昌龄 《出塞》1羌笛何须。
6、马蹄踏水乱明霞,醉袖迎风受落花。原文_翻译及赏析
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 白马金鞍从武皇,旌旗十万宿长杨。 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 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青山欲共高人语。联翩万马来无数。 嘶马摇鞭何处去?晓禽霜满树。
7、李白写关于玉门关的诗句
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【译文】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,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;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。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;那里山深林密,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。 《夜发分宁寄杜涧叟》作。
8、从军行七首王昌龄诗词
大漠风尘日色昏,红旗半卷出辕门。前军夜战洮河北,已报生擒吐谷浑。胡瓶落膊紫薄汗,碎叶城西秋月团。明敕星驰封宝剑,辞君一夜取楼兰。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
9、从军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
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古诗简介 《从军行七首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。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;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;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,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。